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

奄美鋸鍬Prosopocoilus dissimilis dissimilis飼養記錄 【完結】【2019~2020】

奄美鋸鍬Prosopocoilus dissimilis dissimilis飼養記錄


在2019年三月初時曾在網路上拍下一對便宜的奄美鋸小型對蟲。
之前曾發表過產房記錄。

他們其實是我手上第一對彎牙的鋸鍬,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才開啟了鋸鍬的大門。
目前手頭上有高砂鋸、日本鋸(原名)以及高砂鋸,應該在不久後馬上都會發佈飼養記錄。



2019/5


母蟲和公蟲都醒來吃果凍了。
這幾天把他們丟到一起配配看。

2019/6/22


最後配了兩次。
木屑產木壓一壓丟下去。
期待一個月後的佳音咯。

2019/7/27


之前發佈的 產房記錄 大家可以先去看一下。
簡單總結一下:母蟲喜歡微乾,軟軟產木的環境。在產木表層和周圍木屑都可能產卵。
據說有溫控(23°C)產量會好一些,不過我沒有。
最後總共得到8隻幼蟲9顆卵。


先分裝到育成土中,放140cc布丁杯。
當時還沒想好要用什麼木屑養,曾想過直接用育成土養下去,不過後來個人覺得太腐了,最後換瓶的頻率會增加。
因此最後決定用沈大的AK木屑。

2019/8/24

自挖產房後過了將近一個月,來看看大家的發育如何吧。


有些幼蟲已經轉L2了,速度還蠻快的。
幼蟲會邊吃邊推,這些被推擠的木屑會逐漸填滿整個盒子。幼蟲吃過的木屑和原本相比會粉粉的,很好判斷。
即使幼蟲沒有吃到外面,他們排洩出來的木屑也可能因為推擠而出現在外面,因此可以判斷幼蟲的死活。

既然已經L2了,就要準備開始著手“實驗”。
之前在蟲吉的網站上看到養出大個體鋸鍬的方法:低齡時第一瓶入菌,第二瓶後換回木屑飼養。
日本的網站是有權威性的,這次就用一半的數量來嘗試。

2019/9/7


巡蟲室的時候碰巧看到有幼蟲吃到表面了,看起來體型也不小,應該快轉L3了。
刻不容緩,明天就準備入菌,如果L3再入就有點太晚了。

2019/9/8

今天是愉快的換菌日。
選了9杯帶上山,有一隻莫名蒸發因此只有8隻。
在倒出時發現木屑有點乾,因此下山趕快給剩下的加水。


倒出查看。
有一半已經L2,3隻L1,有一隻已經轉L3了。
整體的速度差蠻大的。


鋸鍬混養也可以。
因此這一批就兩隻入一瓶雲芝寬口,之後再分裝。
記得把菌膜刮掉,刮乾淨。

由於最後兩杯一隻是L3一隻是L1。
但還是為了省錢而將兩隻塞到一瓶,希望不要合體。


加油吃吧。
放到冰箱最上層,約25°C的地方,能保持成長速度。
這一批不想拖到兩年,希望幼蟲期能在一年內。

2019/9/14

菌瓶有剩,所以打算全部的幼蟲都打算放入菌瓶飼養。
總共12隻幼蟲,編號從1~12。由於寬口的數量不夠了,其中8號9號就放入窄口菌瓶。

2019/10/6

經過思考,我認為兩隻幼蟲吃一罐菌瓶不是長久之策。
最主要的原因是觀察到幼蟲幾乎都在靠近表面吃,並沒有確實分層,因此兩隻個體中有其中一隻沒法正常進食。
這次先把2號、6號和8號從菌瓶中找出來,再放入窄口菌瓶中。
抱歉沒有照片記錄。

2019/10/25

8月初的那一批寬口菌瓶受到黏菌感染,腐敗地很快。也可能和鋸鍬的進食情況有關。
總而言之,今天把最後一瓶混兩隻幼蟲的寬口挖出來。這次有拍照記錄其中一隻。
3號,母蟲,僅有5.17g。頭幅很小。


4號,公蟲,7.80g。
雖然重量也不大,但就時間和顏色上看應該也沒轉齡多久,仍有機會長大。

2019/11/24

窄口劣化的程度越來越嚴重,再這樣下去幼蟲都快沒有東西吃了。
今天把7號挖出來。


這一罐已經劣化到中間,
再下去整瓶都要黑掉了。於是打算在今天把菌換一換。



倒出幼蟲,體重11.68g。
成績比預料地好一點。在吃了僅僅三個月後就能有如此成績,其實還不錯。
看頭幅和身體的比率,仍有很多成長空間。希望這一隻能夠突破20g!
繼續吃窄口菌瓶。

2019/12/29

大部分的幼蟲都已經在同一罐菌瓶裡面吃三個月了。
即使是3,4號也吃了兩個月了。
今天就來觀察一下幼蟲的進食情況。


幾乎所有的幼蟲都在菌瓶的“表面”進食。
進食周圍的區域似乎被幼蟲裹上自己的糞便,導致菌木屑腐化而顏色加深。
這麼看來,幼蟲吃到的部分有限,但看體型也不是那麼一回事。

食物轉化體重的效率很高。這種獨特的居食,可能是幼蟲等待周圍的木屑腐化後,再取食的一種方式。
以發酵木屑為食物的情況中看不到這種情況。

以後,如果目標是讓幼蟲吃“4個月”,那使用重壓500cc或對切菌瓶就足夠了。
但這次就來實驗菌瓶能撐多久,讓幼蟲吃多久。目前保守預估5個月。
也就是說到2月後,才會把幼蟲從窄口中挖出來。
就再等等吧。

2020/1/10

新年快樂。

之前沒換的寬口菌瓶已經腐化嚴重,有雜蟲入侵,菌也開始縮水了。
於是乎,今天著手把1號和11號,劣化最嚴重的兩罐菌瓶處理一下。
(5號幼蟲♀已經於12/21換到木屑中,沒有照片記錄)


11號,公蟲,10.30g。
這一隻的頭幅有點小,暫且列為公。


1號,公蟲,11.78g。
這一隻比較令人期待,頭幅和身體比例和之前的7號相似。

不過這兩隻比7號幾乎多吃了兩個月,體重卻沒有7號重。
也許菌瓶本身劣化導致幼蟲沒法增加體重。

2020/2/5

這次來換兩隻公幼蟲的食物。
之前從外面就能看出來的肥大,今天要來見證實際體重了。

先是10號。出來後才14g,對奄美鋸而言不算很重,不過成長空間還很大。



接著是9號。18g,已經拿到70mm的門檻了!之後繼續維持體重。



雖然只有一隻公蟲達到目標,但有一隻也就足夠了。
目前仍有在吃菌瓶的幼蟲,預計三月會全部換成木屑飼養。

鑽到木屑裡吃吧。



2020/5/6

今天是個三隻暫定的公幼蟲換入1400cc木屑的日子。
可是!舊手機在今年7月掛掉,圖片和資料全泡湯了……
所以新的照片都是從IG上下載回來的……
只能用文字敘述幼蟲的狀況。

最重的仍是9號,但已經開始掉克了,17.25g。
10號 15.29g 成長幅度也不大,估計要化蛹。

其他比較小的幼蟲已在前些日子換入寬口木屑了。
大多數的體重都在10g上下,分不清楚是公是母。

2020/5/23

之前把寬口雲芝吃到爛掉的7號,在2/29換過一次木屑,當時是14g。
而今天換到1400cc木屑時,發現幼蟲居然有17.32g。



這算是最穩扎穩打的一隻了,沒有爆衝體重,當然也就沒有掉重。
目前我最期待的就是這一隻了。

2020/6/20

於5月6號換木屑的兩隻在進入1400cc木屑後馬上就做蛹室了……真是浪費。
看來幼蟲的週期還沒抓準。



今天先來看比較重的9號,我的老天啊,居然才12.84g的前蛹重。
可能是因為催到蛹,導致掉克十分嚴重。
這樣要到達70mm有點困難了……
只能繼續期待7號了嗎?

2020/6/29



9號化蛹了,居然掉了足足2克,只有10.74g的蛹重。
如此一來幾乎和70mm無緣了。

2020/7/21

過了一個月,9號有點要羽化的跡象。






然而有一個特大的壞消息……
那就是值得期待的7號,居然黑死了。


2020/7/23

噩耗接連而來。



9號在蛹的末期由於發育不同步,所以羽化失敗了……

2020/8/7

把剩下的一些個體從木屑中挖出來。
發現一些10g左右的幼蟲居然都是公蟲,母蟲只有三隻。



這批的血緣應該已經不行了,幼蟲和蛹的陣亡率高,僅存的公個體也多是小體型。
這一批就不會繼續同源累代了。

2020/8/8

最後一隻奄美前蛹。



這是末重15.29的10號,前蛹有11.11g。
目前唯一能期待的就只有它了。

2020/8/13

最後一隻奄美蛹。



保留率尚可,蛹重10.84g,可以勉強摸到65mm。

2020/8/28

最後的噩耗來了。



蛹莫名其妙的黑了。

這批奄美鋸的飼養以失敗收場。
大部分幼蟲的體重都衝不上去。
奄美是吃菌吃木屑都可以的種類,因此問題應該出在血統。
為了省錢,當時購買的是小公配小母。雖然小公也可能是因為食材不佳而導致個體小,但這樣看起來是基因本來就小。
後面的陣亡率高,大概是累代太多。

總而言之,這次的奄美鋸飼養是很失敗的。
自己也發現了,奄美沒必要吃菌,下一次飼養就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了。
而且4個月換一次也有點久,大部分木屑都已經腐化,幼蟲可能會吃不飽。
這一次就權當累積經驗了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